学者预计三季度GDP或维持6.7% Q4降准降息可能性缩减|GDP|宏观经济|通货膨胀
炒股就看,權威,專業,及時,全麵,助您挖掘潛力主題機會!
科技主線大爆發。
A股今日放量拉升,滬指漲近1%,科創50指數大漲近6%;全A股成交額突破2.2萬億元,為兩個月來首次。港股大幅走高,恒生指數漲約4%,恒生科技指數暴漲超6%。
具體來看,兩市主要股指盤中震蕩上揚,午後再度飆升。截至收盤,滬指漲0.85%報3379.11點,深證成指漲1.82%報10991.37點,創業板指漲2.51%報2281.51點,科創50指數漲5.97%;滬深北三市合計成交22317億元,較昨日增加4400億元。
場內近2900股飄紅,半導體板塊強勢,市值超3000億元的、、等20%漲停,漲停創出新高;液冷服務器、算力、數據中心等AI產業鏈股集體爆發,、、、等漲停。此外,三大電信運營商集體走高,漲停創曆史新高,亦漲停,漲近4%。
港股方麵,兩大股指單邊上行,截至收盤,恒生指數漲3.99%,恒生科技指數暴漲6.53%,均創本輪反彈新高。個股方麵,中國聯通、聯想集團漲超15%,阿裏巴巴漲超14%,華虹半導體漲超9%,漲近8%,騰訊控股漲超6%。
券商板塊拉升
券商板塊盤中發力走高,截至收盤,漲停,漲超4%,、、等漲逾3%。值得注意的是,東方財富全日成交181.9億元,位居A股成交額首位。

市場方麵,2024年10月以來,A股市場情緒顯著回暖,股基日均成交額持續維持在萬億元以上,市場風險偏好持續抬升。2025年2月市場交投維持較高水平,截至2月20日,市場日均股基成交額1.34萬億元;截至2月20日,滬深兩市兩融餘額1.87萬億元,回升至2021年水平。
此外,近期六部門共同印發《關於推動中長期資金入市工作的實施方案》,為後續中長期資金入市明確了諸多務實舉措。實施方案重點從機製上引導中長期資金進一步加大入市力度,重點升級了中長期資金入市的投資政策和長周期考核機製,進一步打通卡點堵點。包括提升商業保險資金A股投資比例與穩定性;優化全國社會保障基金、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投資管理機製;提高企(職)業年金基金市場化投資運作水平;提高權益類基金的規模和占比等方麵。在政策驅動下,公募基金、保險資金、外資等長線資金加速入市,機構投資者占比有望趨勢性提升,有利於增強市場穩定性,也為券商機構業務和財富管理業務帶來增長空間。
機構表示,券商板塊估值與持倉水平均較低,繼續看好板塊投資機會。建議重點關注金融科技布局領先的券商以及財富管理業務優勢明顯,當前市場環境下更易獲得業績彈性的互聯網券商及頭部券商。同時,券商並購有望持續迎來進展,建議繼續關注並購主線。重點關注符合券商長期戰略布局規劃,尋求業務範圍或區域範圍等方麵的優勢互補,並能夠較好實現資源整合、促進融合統一與效率提升的並購情形。
半導體板塊強勢
半導體板塊強勢拉升,截至收盤,、峰岹科技、翱捷科技、寒武紀等20%漲停,漲超15%,德明利漲停創出曆史新高。

指出,受益於國內訂單及國產化率快速提升,國產設備公司訂單長期增長趨勢明確,且未來先進客戶擴產需求明確,預計2025年設備公司訂單整體有望保持30%左右的穩健增長。受益於國內存儲及邏輯客戶的持續擴產需求及設備國產替代趨勢,當前位置堅定看好半導體設備板塊。
AI產業鏈股掀漲停潮
液冷服務器、算力、數據中心等AI產業鏈股盤中集體爆發,截至收盤,方盛股份30%漲停,科泰電源、申菱環境、銳捷網絡、等20%漲停,漲超12%。

消息麵上,20日晚間,阿裏巴巴發布2025財年第三季度業績,季度資本開支大超預期。數據顯示,阿裏季度資本開支高達317億元,環比上個季度的175億元增長超80%。依據電話會議內容,公司未來三年在雲和AI上的資本開支將超過去十年,主要用於AI和雲計算的基礎設施建設、AI基礎模型平台以及AI原生應用、現有業務的AI轉型升級,整體AI投資節奏加快。
開源證券指出,短期內字節、阿裏等大廠紛紛加大在AI領域的資本開支投入,拉開行業“算力軍備競賽”的序幕,基礎設施建設目標明確,催生更多的算力需求。從基礎設施建設到模型平台再到原生應用,互聯網廠商的AI布局逐漸形成閉環,從字節的豆包再到阿裏的Qwen2.5-VL,互聯網廠商AI投入初見成效,但這隻是國產算力發展的開端。海外穀歌、亞馬遜以及國內的字節、騰訊紛紛接力布局,預計將持續引領算力產業鏈的發展。具體來看,國內算力芯片、存儲、代工、銅纜連接器、PCB、電源燈環節均將受益。
港股科技板塊爆發
今日,科技主線在A股、港股均表現強勢,港股恒生科技指數收漲6.53%。個股方麵,嗶哩嗶哩漲超16%,聯想集團漲超15%,阿裏巴巴漲超14%,華虹半導體漲超9%,商湯、金蝶國際等漲超8%,中芯國際、理想汽車、快手等漲超7%,騰訊控股漲超6%。

近日,外資機構紛紛唱多中國股市,尤其看好科技股的表現。美國銀行在2月18日發布的全球基金經理月度調查中表示,受人工智能初創公司DeepSeek崛起等利好因素的帶動,購買中國股票(尤其是科技股)的理由正在改善,或許足以吸引長期投資者回歸。
摩根士丹利表示,截至2025年1月31日的數據表明,全球大型長線投資者針對中國科技相關行業和板塊的倉位仍然低配。隨著DeepSeek為市場注入新動能,全球投資者可能會重新考慮A股市場的投資名單。
最新留言